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你的位置:尊龙1988 > 新闻动态 > 红军横渡长江时,一老秀才深夜见毛主席,留下一句话救了2万红军

新闻动态

红军横渡长江时,一老秀才深夜见毛主席,留下一句话救了2万红军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1:54    点击次数:55

大渡河畔的生死抉择:一位老秀才如何改变红军命运

1935年5月25日,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抵达大渡河安顺场。此时红军处境极为险恶:前方是奔腾咆哮的大渡河,后方是紧追不舍的国民党追兵。夜幕降临,毛泽东独自站在河岸边,凝视着湍急的河水陷入沉思。就在这时,一位90岁高龄的老秀才突然造访,留下了一句改变红军命运的话。

生死存亡之际

展开剩余80%

5月上旬,中央红军计划与红四军在川西会师。要实现这一目标,必须跨越大渡河。蒋介石早已布下天罗地网:他命令川军毁掉所有渡船,只留下一艘自用,还派飞机散布大渡河将是红军葬身之地的恐吓言论。毛泽东暗下决心:绝不让蒋介石的阴谋得逞,绝不做第二个石达开!

当红军抵达安顺场时,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惊:300多米宽的河面波涛汹涌,30米深的河水中暗礁密布。两岸崇山峻岭,林木葱郁,连当地人都未能完全探明地形。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忌惮的天险,而安顺场是唯一相对平缓的渡口。

神秘老秀才

就在毛泽东苦思渡河之策时,政治部主任李富春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:他找到了一位90岁的老秀才宋大顺。这位前清秀才声称亲眼目睹过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全过程,愿意献上渡河良策,但必须面见红军首长才肯说。

当夜,在篝火的映照下,毛泽东会见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。老秀才详细讲述了1863年石达开兵败的经过:当时石达开为庆贺儿子出生大摆筵席三天,错过渡河良机;又忽视当地汛期警告,最终导致四万大军全军覆没。老秀才分析道:石达开败在三点:贻误战机、贪图享乐、不听良言。

生死抉择

听完分析,毛泽东请教渡河之策。老秀才压低声音说:靠现有的四艘小船渡两万大军,至少要一个月。但若不怕艰险,可沿河上行三百里,那里有座康熙年间修建的铁索桥——泸定桥。临别时,老人再三叮嘱:切记不可在安顺场久留,时间就是生命!

毛泽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。经过讨论,红军决定兵分两路:左路军由王开湘、杨成武率领红四团为前锋,右路军由刘伯承、聂荣臻指挥。就在右路军刚渡河时,情报显示蒋介石已下令炸毁泸定桥。红军必须在两天内急行军240里!

飞夺泸定桥

当红四团赶到泸定桥时,桥板已被拆除,只剩下13根光溜溜的铁索横跨在汹涌的河面上。面对生死考验,21名勇士组成突击队,在枪林弹雨中攀着铁索前进。敌人点燃了浇在铁索上的汽油,但勇士们毫不畏惧,冲过火海与敌人展开白刃战。经过三小时激战,红军成功夺取泸定桥。

当晚,红军主力顺利渡河。毛泽东不做石达开第二的誓言得以实现。在庆功大会上,中央领导为牺牲的勇士们脱帽致敬。这场惊心动魄的渡河之战,不仅展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,更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。那位深夜造访的老秀才,用他的智慧为红军指明了生路,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发布于:天津市